富士多元化战略跨度超出想象
2007-05-09 00:00 来源:互联网周刊 作者:陈亮 责编:中华印刷包装网
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,重拾信心的富士已经开始播种下更多的种子业务,这一次它选择了押宝中国市场。
中国牌
和众多日企一样,富士也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视作大好的市场机会。由于数码相机产品被奥运TOP赞助商柯达所盘踞,因此富士选择了从印刷业务打开缺口。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,2005年中国的印刷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3326.7亿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%左右,在今后的5年中全国印刷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预计在8%左右。
“报纸、杂志还有商品宣传册等等都要用印刷板材,这就是富士巨大的机会。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到来,中国的印刷业相当火热,除了北京富士星光以外必须要新建一个厂,否则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。”徐瑞馥说。
这便是富士胶片苏州印版工厂破土动工的初衷。此前,富士在苏州就已经有4个工厂,数码相机工厂、PS版(预涂式感光版)工厂、摄影化学品工厂和半导体材料工厂,除了苏州的几家工厂,富士的关联公司还在天津和深圳有两个生产镜头组件的工厂。一连串工厂的兴建,使得中国正在成为富士在海外最重要的根据地。以数码相机为例,2006年,富士苏州工厂大约生产了400万台数码相机,超越了富士的日本仙台工厂,一跃成为富士全球最大的数码相机生产基地,这同2005年底富士胶片决定大幅提升苏州工厂产能的决策密切相关。
为了强化本地业务,富士大胆起用中国人员管理公司,强调人员本土化。据徐瑞馥介绍说,目前在富士胶片中国公司内部,总监级以上的领导共有12名,其中有9名是中国人。富士在苏州数码相机工厂专门设立了一个技术研发中心,其中90%都是中国人,而在富士的北京办公室,“甚至连一个日本人都没有,全
- 关于我们|联系方式|诚聘英才|帮助中心|意见反馈|版权声明|媒体秀|渠道代理
- 沪ICP备18018458号-3法律支持: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
- Copyright ©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:18816622098